“兩臺拖拉機補貼6萬元,旋耕機再補貼1800元,新農機直接開回了家!”10月秋收季,安順市西秀區農戶朱德江站在自家稻田邊,看著新拖拉機穿梭收割,笑得合不攏嘴。眼下,西秀區190余萬元農機購置補貼已精準發放到農戶手中,報廢補貼同步推進,一筆筆“真金白銀”讓農戶秋收有了“硬家伙”,種糧底氣更足。
在西秀區農機購置補貼辦公室,農戶們揣著身份證、社保卡和農機發票,熟門熟路地找到工作人員填表。屋里的對話聲、翻資料的沙沙聲,透著秋收的忙碌勁。
“以前人工割5畝稻子要花三天時間,現在收割機一天能收15畝!”朱德江指著田埂上的農機,給記者算了筆效率賬。更讓他省心的是舊農機的處理——家里淘汰的兩臺微耕機,一臺轉租給鄰居繼續用,另一臺申請了報廢補貼,“今年報廢補貼漲了不少,去年一臺補400多元,今年890元,政策真是越來越貼心。”
為了讓更多農戶享受到補貼,西秀區農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沒少跑田間。他們把宣傳資料送到村口、地頭,還培訓鄉鎮農服干部和農機銷售商當“宣傳員”,遇上村里集中購機,就上門批量辦理手續。
西秀區農業機械服務中心主任羅勇介紹:“農戶來辦購機補貼,本人帶著身份證、社保卡、購買農機的發票來填寫申請表,一次性就辦完了,兩個月左右就能申請資金,直接把錢打到農戶的賬戶上。”
稻田里,一臺臺新農機來回穿梭,稻浪翻滾間滿是豐收的氣息。這190余萬元補貼,不僅讓農戶秋收省了力、提了效,更讓農業現代化的腳步在田間走得更穩,也讓更多農民帶著底氣,朝著豐收的好日子往前奔。